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在陶瓷集团所属的唐山高级技校和唐山职工大学陶瓷分校基础上建立,2003年成为唐山市政府直属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相继建设成国家示范性(骨干)优秀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正立项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及专业群。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校学生18000人,另有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在籍生4000人。
学院设有自动化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管理工程、建筑化工、信息工程、艺术设计、学前教育8个系,面向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开设46个专业。建有国家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省级高校应用技术研发平台等。
2008年,学院牵头组建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学院自2001年先后与瑞士、爱尔兰、荷兰、德国、比利时、新加坡、美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近年又拓展了泰国、爱沙尼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俄罗斯等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学院荣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河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河北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几十年的“负重奋进,执着创新”中,不忘初心,与唐山陶瓷结下了久远的、深厚的历史情结,为唐山陶瓷的振兴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院的源头是唐山陶瓷中学
坐落在唐山市北部的唐山陶瓷中学1971年建校,是一所由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主办的初、高中一贯制普通中学。该中学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4580平方米,建有教室、办公室、化学试验室、物理试验室、图书馆和校办工厂。建校时在校学生13个班700余人多为陶瓷职工子弟,教职工23名。1976年地震之前,教职工和学生人数有所增加。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7.8级毁灭性大地震。这是一场突然降临的灭顶之灾。蓝光闪过之后,地动山摇,房倒屋塌,全市95%的地面建筑被损毁,百年工业重镇顷刻间夷为一片废墟。震亡242769人,重伤164851人,70多万人受轻伤,7000多个家庭断户绝烟。
唐山陶瓷中学在地震中损毁严重,教室、办公室、教学设备震毁,8名教师和一些学生在地震中震亡。
幸存的陶瓷中学领导、教师多是被他人在震塌的房屋废墟中扒救出来的。被救出后映入眼帘的残垣断壁遍地废墟让他们无比震惊,不断传出的呼救声又让他们顾不得自身的伤痛而立即循着喊声去扒救他人。救出了活着的人,他们心中泛起些许宽慰,扒出了已死去的人,包括自己的亲人时,也欲哭无泪,因为家毁人亡已不是一家一户,而是千家万户,是活着的人都要面对的满目疮痍、让人痛彻心扉的惨痛景象。
在经历着震后最初惨痛的一切时,陶瓷公司中学的领导、老师没有忘记自己的学校校园,他们有的在震后第二天就来到了学校,就是要看看身系于斯心系于斯的学校地震后怎么样了,就要看看能为震毁的学校做点什么。后来,在省委、市委的领导下,在解放军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唐山陶瓷公司中学领导班子吴岚、李焕友、王子义、高凤贵带领全校师生与全市人民一起投入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重建校园的斗争。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干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建校舍。大家清废墟、挖坑、取土、和泥、到废墟堆上捡找可用的砖石、门窗,当时,前来救援的解放军、各省也都运来了油毡、檩条、木杆,自己动手、群策群力相继盖起了多间简易教室,用干打垒的方法建起了存送旧物和自行车的棚子,保证了同年9月1日在简易教室中全部复课。
1977年1月,唐山市革委会教育局核心组对所属中、小学提出要求:要利用寒假举办教职工学习班,做好深入揭批“四人帮”、肃流毒、解放思想和建立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两方面的工作。大家认识到,学校的根本工作是要脚踏实地的搞好教学,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学校明确了从基础抓起,抓四项指标:教学进度、及格率、平均分和在全市相关学校中的对比水平。为此,制定了工作计划,组织了讨论会统一认识,在教学中重视采用了因材施教、补课等多种措施,教务部门加强了督导总结。到1978年底,初见成效,在全市统考中,一些科目的成绩在缸窑片内的学校中已居中上游水平。
学校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在教学的内容上,狠抓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双基”教学,各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了新的教学大纲,钻研新教材,明确了各科“双基”重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努力实现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教学的具体内容也较多的联系陶瓷生产的相关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启发式”,提倡使用教具和电化教学,学校组织教师到沈阳电教中心等单位学习取经,在授课中充分利用原有的和自制的多种教具,模型、标本、挂图、仪器、实物,学习使用幻灯机、电唱机、录音机、电影机等,使知识的灌输更直观鲜活,更有趣味性,也更接近了社会实际;在第二课堂方面,举办了科技讲座,建起了“青年之家”、电讯小组等学生活动组织,通过多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助力了各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学校同时加强了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了每周升国旗、在国旗下讲话等活动;组织“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的大讨论,使学生逐步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远大志向;结合实际,突出了“文明礼貌”的言行要求,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唐山陶瓷中学先后输送出高中毕业生580名,初中毕业生2968名,吕宏智、李宝安、郑凤梅、赵延福、刘久长、王锦民等考入省、市重点中学、高等院校。毕业后投身社会,一些优秀的毕业生成了陶瓷企业、航空航天、宣传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中骨干力量。
唐山陶瓷中学改制为唐山陶瓷技工学校
198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面对当时陶瓷产业是唐山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技术人才又十分短缺的状况,从事普通中等教育的唐山陶瓷中学落实国务院决定,果断决策按需转型,将高中部分改建为唐山陶瓷技工学校。以培养合格的陶瓷技工人才为办学方向,全心全意服务陶瓷产业,助推唐山发展。1980年改办技校后至1994年,秦风、连衡湘相继任校长,王殿臣、李长江、冯兆凤相继任书记;王子义、高凤贵、郑经武、刘凤川相继任副校长,刘凤川、田秀萍相继任副书记。推动和保证学校沿着“为陶瓷系统企业内部培养初级技术人才”的目标发展。
学校设立了陶瓷工艺、陶瓷美术两个专业。面向陶瓷系统各厂,选聘了一批有专业学历懂实际操作的专业教师如:唐山陶瓷中学改办技工学校后,陶瓷公司支持学校相继在陶瓷系统内部从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招聘专业教师:刘冠伟、葛继慧、李汉民、崔德喜、王金富、郭遂元、石继友、高秀荣、张玉成、郑群利等。
陶瓷美术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探索总结,最后形成了陶瓷美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标准及教材。重视专业课教学,安排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
建立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校伊始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成校内实习工厂,创备了陶瓷生产所需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条件;1995年起,陆续兼并唐陶公司美术瓷厂和陶瓷机械制修厂等多个中小企业,接收安置了企业员工,改造完善设备设施,使之具备了生产和师生实训的双重功能;以唐山陶瓷公司所属重点工厂为依托,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训基地。师生理论结合实际,在工厂中实践生产,大大提高了操作技能。一些学生绘制的精美的艺术瓷盘成为出访日本、德国等国家馈赠的礼品。“山水四画屏”被选送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出。
经过多年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应唐山陶瓷产业需求、培育陶瓷技工人才的成功之路。1983年培养出第一届毕业生,至1993年已培养新型陶瓷工艺、陶瓷美术技术工人1077名,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生产中的骨干。一些毕业生才华闪现,成为陶瓷创新能手和精英。毕业生王宝强分配到唐山釉面砖厂工作,主研“无硼——锆釉”项目成功,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为企业年增效益70万元。毕业生侯智慧进入第一瓷厂开发科工作,设计的“奖杯型”咖啡具画面获河北省评比特等奖。毕业生李剑平、王玉岭、陈军、冯清勇等70多人在陶瓷行业协会竞赛及岗位锻炼中成为陶瓷界绘瓷高手,获全国、省市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唐山陶瓷技工学校在1994年2月陶瓷公司教育体制改革中与唐山职工大学陶瓷分校一体化管理,新组建的领导班子带领教职工办学中迎难而上,坚持与时俱进、攀高致远,连续登上发展台阶。1996年,创建成河北省重点技工学校,1998年,创建成国家重点技工学校,1999年,创建成河北省唐山市高级技工学校,填补了河北省的空白,为升格创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升格建成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一体化管理的唐山陶瓷技工学校、唐山职工大学陶瓷分校联合升建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以陶瓷艺术设计为主要方向的艺术设计专业。
改革专业教学。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相继被确立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单位,中央财政重大支持建设的专业,立项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方法内容。专业师生积极参与了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率先通过了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 新一轮评估。率先成为了“国家百所示范性(骨干)优秀高职院校建设”、“国家优质校建设”单位,提升了内涵素质,促进了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强化课程建设。进行了“以陶瓷生产项目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釉上彩绘画”、“现代陶艺”、“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日用陶瓷造型设计”5门课程建成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在“现代陶艺”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后,又建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建设实践基地,校企深度合作。在充分利用原有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开展教学的基础上,又在美术瓷厂建成了陶瓷艺术设计实践基地,建设了陶艺大师工作室和设计实训车间。引进重教育有实力的唐山市金方圆骨质瓷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出硕果,学生多次在省、市陶艺大赛中获奖,2012年,陶艺专业师生与企业陶瓷大师共同开发绘制的140块14吋骨质瓷“月光型”座盘全部入选国家“人大”、“政协”两会展示的文化产品系列。
助推“文化强市”,积极服务社会。唐山市政府提出了“文化强市”的号召,学院积极进言献策,助推陶瓷文化创意基地建设;连续参加多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展出师生绘制的322件优秀作品,瑞士籍外教里昂等36名中外师生现场展示陶艺技能;配合省、市开展陶瓷艺术大师评选、陶瓷艺术作品评比等活动,宣传弘扬了唐山陶瓷文化。
培训企业员工。学校设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和陶瓷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面向社会及在校生开展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装饰工等职业资格培训及认证工作,培训企业员工4000多人次。
执著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陶瓷艺术专业结合美术瓷厂共同承担了河北省科技发展计划中的《骨质瓷色釉料深度研究》课题,2013年结题,提升了骨质瓷的品质质量。专业教师创新了“骨质瓷玻化晶体釉的制作工艺”,装饰的产品晶莹剔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时尚艺术感,获河北省陶瓷艺术创新银奖和中国职教职业培训协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被国家授予研发专利权。完成了沥粉工艺创新和骨质瓷釉下青花综合装饰技术等项目的研制任务,解决了企业生产的难题。在美术厂建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大师、教授、博士合作,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创新攻关的具有开拓性的新项目《纳米技术在骨质瓷上的应用》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教育部安排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改革中,陶艺专业师生积极投入践行。
国际交流合作,中西文化交融。2001年建院伊始,相继与瑞士、比利时、法国及台湾地区等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瑞士维维实用艺术学院互派留学生。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杰克•考夫曼担任客座教授多次到学院授课讲学,其担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陶艺协会主席期间多次来唐,深入亚洲时代等企业及学校交流。瑞士青年陶艺家里昂长期在陶艺专业任教,并被聘为河北省特聘专家。聘请阿根廷、挪威等多位外国陶艺专家讲学。接收15名外国留学生来院学习。2012年专业教师创新作品,参加了“1001个杯子”国际巡回展,在法国、瑞士成功展出。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中西文化密切交融,丰富了陶瓷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内涵,提高了唐山陶瓷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了唐山陶瓷的新发展。
提升办学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负重奋进,执着创新”的学院精神,在高职教育的征途中勇立潮头,不断迈上新高峰。2007年,学院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2008年,学院被遴选批准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发文批准,学院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学院“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通过验收,结论“优秀”,2018年建成全国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陶瓷人才辈出,助力唐山发展。学院培养出多批合格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为唐山陶瓷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在众多毕业生奋战在生产一线的同时,有的毕业生已成为陶瓷企业的厂长、经理、总工程师和设计师,成为企业骨干精英。有的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已成为陶瓷艺术大师。如李剑平、王玉岭、陈军、冯清勇、董辉、王义、程丽红、孙忠良、张辛雨、周建春、辛立勇、宋雅民、苏建军、许来军、刘雪程等,他们的陶瓷艺术足迹遍及瓷区,将唐山陶瓷的艺术特色与成果广泛宣扬。还有多名毕业生成为省内外高校和中学的美术教师、教授,培养着一代代艺术人才。瑞士来校学习交流学生里昂,从学习者成长为讲师、省管外籍专家、艺术系副主任。
以下是部分知名毕业生及业绩:
李剑平 亚洲时代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中国陶瓷协会艺术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
王玉岭 “淡墨轩”瓷艺工坊创办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河北省陶玻协会副秘书长
陈 军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创办“凝碧瓷艺”陶瓷艺术工坊冯清勇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美术瓷厂美术师
王 义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美术瓷厂美术师
董 辉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美术瓷厂美术师
辛立勇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高继辉 唐山市凯乐金陶瓷花纸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占朝 唐山市深蓝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丽红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辛雨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创办“琢岫堂”陶瓷艺术工作室
宋雅民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唐山市永琦艺术陶瓷公司总经理
孙忠良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淡墨轩”瓷艺工坊美术师
周建春 唐山市陶瓷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师,唐山隆达陶瓷公司美术师
许来军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唐山陶瓷研究院美术师
苏建军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美术瓷厂美术师
陈 忠 唐山市“一帆”广告设计公司总经理
孙 骥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文生 教授,唐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总监
王联翔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唐山市教学名师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